編按:我們感知這世界,喜歡的就快樂,不順心的就感到痛苦,產生價值判斷。然而兩千三百多年前的地中海岸,有一群人認為靈魂是自由的,而天地不仁(一視同仁),也不必畏懼死亡。你是否也像伊比鳩魯哲學家,所追求的,不是一時的歡愉,而是長遠、靜謐,遠離痛苦的狀態呢?
我們將連載伊比鳩魯的四個故事,介紹他幸福哲學的四個核心概念。
文/蒲世豪 (昶心蒙特梭利S1教室數學與哲學老師、《豪哥的哲學課》作者)
事件二:我們以為真正的快樂一定要長久
兩人繼續散步,不遠處遇到第二個人。這人牽馬行走,衣服光鮮亮麗,馬匹裝飾與配備華麗齊全,一看便知身價非凡。這人邊走邊嘆息,喃喃自語。
「我追尋過各式各樣的快樂,可是都很短暫。」富人自言自語。
拉結很討厭這種什麼都有,卻要像死了親人一樣無病呻吟的人。她壓低頭掩飾自己不屑的表情快步通過,卻發現同伴又沒有跟上。
「先生!」少年喊住那富人:「先生!請停一下。」
富人沒精打采地轉過頭,望著少年:「你說我?」
「是的,正是你。我聽到你對人生有所感嘆。請讓我了解怎麼回事。」
富人一長串的發言,讓拉結覺得這人好像需要別人聽他講話。故事就是一個什麼都有卻抱怨自己不快樂的故事。
「快樂無常、短暫,沒有『真正的快樂』。」富人道。
少年轉過來對拉結道:「第二把鑰匙來了。」
他笑嘻嘻地對富人說:「容我這樣說,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花朵。」
「為什麼沒有真正的花朵?」
「花朵都是短暫的,有限的。」
「真正的花朵本來就是短暫、有限的。花有自己的季節,不是嗎?」富人回道。
「既然如此,那快樂為什麼一定得要是長久的,才叫做真的快樂?」
富人突然喊「啊!」了一聲,然後沉思半刻,回問道:「可是許多哲人都說,短暫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,難道不對?」
「是你的理解不對。」
「哪裡不對?」
少年答道:「哲人沉思了解到快樂的重要,發現快樂之於生命,就像水之於生命。但過程中卻發現有些快樂,事實上是假的。」
「假的?」這次是拉結發出疑問。
少年回道:「海水不能飲用,是因為海水鹽分太多,人的身體處理排除鹽的時候,卻要耗費水分。當鹽水中的水不夠用來處理掉鹽分時,就只會越喝越渴。謂假的快樂跟海水類似。表面上能滿足需求,讓你快樂,卻讓你一直想追求更多,最後你心靈不滿足的時間,比滿足的時間還多。哲人發現這種不快樂常常是短暫的,所以對短暫的快樂格外小心。但絕非因為『短暫的快樂就是假的快樂』。」
「所以我經歷過的一些短暫快樂,其實是真的快樂?」富人感覺有點口乾,他舔了一下嘴角。少年沒有答腔,他解下腰間的裝水皮帶,倒出水來分給兩人喝。
「好涼,好好喝啊!」富人忍不住道。
「你現在感受的就是真正的快樂,短暫、真實而且毫不費力。」
富人身體好像被電流過,他低語著,然後抬起頭來對少年說:「大師,我了解了。我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?」
少年微笑道:「分享與友誼能讓世界的快樂總量變大,也能讓你自身的快樂品質提升,這是你該追求的。」
「謝謝您!大師。我一定會記得的。」富人歡天喜地離開。
「我不明白。」拉結對少年道。
「其實妳明白,只是有些經驗還不能體會,得等人生經歷。妳先把第二把鑰匙記下來:快樂容易尋得。」
對「我們以為真正的快樂一定要長久|UTP」的一則回應